中共綠園區委書記 程宇
“誠信建設萬里行”活動,旨在通過宣傳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大力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對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撐。一直以來,綠園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部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一、完善機制,加快推動誠信建設步伐
通過加強載體建設,加強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有力地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好載體,提供誠信建設平臺。今年10月31日,信用中國(長春市綠園區)網頁正式上線運行,“信用綠園”承載誠信公告發布、查詢服務、信息征集等15個功能,已提供數據信息153條;向“信用長春”平臺推送“雙公示”目錄431條,“雙公示”信息4300條,根據信用個體的動態變化和體系建設需求,將不斷進行實時更新和補充,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動態支撐。主動引導,增強企業誠信意識。引導企業放寬視野,樹立長遠眼光,在做好產品的同時正確認識誠信的“軟價值”,通過良好的信譽,增強市場競爭力。結合市工商局開展“誠信示范市場”和“誠信個體經營業戶”評選活動,對10戶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進行了公開表彰;同時通過公示、約談、聯合懲戒等方式處理一些營商環境中的不規范現象,通過聯合激勵、聯合懲戒,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加大宣傳,營造誠信建設的氛圍。將誠信建設作為一種基礎性素養貫徹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之中,使誠實守信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按照“誠信建設萬里行”活動安排,將舉辦“誠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等主題宣傳活動,普及信用知識,樹立守信典型,營造“人人講誠信、信用建設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重點,充分發揮政務誠信引導作用
目前,綠園區正處于產業調整關鍵期、創新發展突破期、城市發展決戰期、民生改善跨越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五期疊加”的重要階段,更需要通過誠信體系建設,打造服務新高地,把誠實守信轉化為一種競爭力。統籌推進,引導誠信建設的步伐。深刻認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政府的擔當,充分發揮綠園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作用,推動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制度及方案的落實,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依法對社會成員的信用信息進行記錄、整合和公開公示。依法行政,打造誠信建設的環境。以增強政府公信力為先導,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深入開展了“雙隨機一公開”、完善“一門式、一張網”、精簡審批流程、推動“最多只跑一次”改革等工作,通過不斷優化服務環境發揮誠信示范作用。完善制度,強化誠信建設的保障。以完善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大廳等窗口單位為抓手,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努力做到內容規范、形式完善、程序嚴密、機制健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建立誠信檔案,把公務員誠信狀況列為干部考核、任用、評優的重要內容,切實防范和糾正行政執法活動中的執法不力、執法違法等問題,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不斷強化公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發揮政務誠信對其他社會主體誠信建設的重要表率和導向作用。
三、持續推進,著力構建信用體系良好格局
社會信用體系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把誠信精神和誠信原則轉化為引導和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良好氛圍。完善工作手段,規范誠信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企業和企業法人信用檔案,通過逐步完善企業信用等級評價體系,推動企業信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強化企業在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等方面講誠信,又要在質量、價格、環境、勞動等方面講責任;推進重點涉信自然人的信用監管,逐步對重點涉信人群實行守信公開承諾制度,多措并舉打造出守法誠信的優質發展環境。加強結果應用,強化信用聯合獎懲。組織具有行政審批職能單位,制定標準化的信用承諾書并向社會公示;建立完善“紅黑名單”,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制定失信修復、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的具體操作辦法;開展對失信法人代表的信用修復工作,降低區域失信率;對紅名單中的誠信企業加強指導,定期檢查,定期考核,提高企業和個人的誠信度。強化部門聯動,推進信用產品應用。結合本區實際,積極創造信用服務需求,在市場準入、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資質認證、保障房分配等工作中,帶頭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大力引導和創造信用需求。同時,通過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在政務服務中心提供查詢業務等方式,根據需求向社會提供信用信息查詢和服務。
信用體系建設,任重道遠,綠園區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進信用建設工作,通過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誠信等工作體系的建設,形成重誠信、知榮辱、促和諧的濃厚氛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